2025.09.20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与应对

  

       应刘亮副研究员邀请, 浙江大学崔静岚副研究员将于9月20日(本周六)访问我所并在综合楼701会议室做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参加并积极讨论!


        报告题目: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与应对

        报 告 人:崔静岚 副研究员
        报告时间:9月20日(本周六)上午10:00

        报告地点:综合楼70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       

      崔静岚,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项目课题,参与国家基金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项目,获欧亚-太平洋奖学金资助赴维也纳大学访学。



        报告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环境健康,亟需构建科学、高效的应对方案。本报告将介绍一近期研究:该研究聚焦“陆地生态系统反馈机制不明”这一制约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制定的关键科学难题,整合气象监测、卫星遥感和野外实验等多源数据,构建了人与自然耦合的碳氮循环模型,系统解析了气候变化驱动下农田、草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多尺度反馈机制,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及气候智慧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显著增强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提高净初级生产力达27%,同时有效减少氮流失引发的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则导致农作物减产21%,加剧氮污染,削弱森林碳汇功能,南北纬30°以内区域的农田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将显著扩大全球南北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分区域精准施策,在全球农田推广优化播期、育种、灌溉及施肥等措施,可在提升粮食产量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预计获益5300亿美元,实施成本为730亿美元。本研究为理解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气候应对策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