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参加2025年第九届广州科学嘉年华活动

  

5月24-25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第九届科学嘉年华在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科技龙头企业在内的超100家不同领域的科技、科普资源单位齐聚现场,展示科技成果、开展科技体验互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在现场开展了地球科学标本实物展主题科普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知,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岩石、矿物和矿产是地球馈赠给人类最为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解读地球、探索未知的重要载体。广州地化所活动现场精心布置了"小石头●大学问——岩石矿物科普"主题展。地质标本种类丰富,设置岩石、矿晶、资源、化石4个板块,有含锂辉石伟晶岩、方铅矿、菱锰矿、油页岩、浮石、橄榄石、电气石、冰洲石、蓝宝石、水晶等;还有各种古生物化石,叠层石、三叶虫、海百合、鱼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公众展示了广州地区花岗岩的形成演化过程和迄今中国最早人类活动遗迹等地球科学科普知识。这些精美的展品生动诉说着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它们在自然界形成的过程,记录了亿万年来自然元素的聚合流变,展示着地质作用精妙绝伦的造化神奇。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水晶、摄人心魄的玛瑙、栩栩如生的鱼类化石……各类形态迥异的地质标本吸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驻足观赏。

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岩石,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地球 46 亿年的沧桑巨变。科普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详细讲解各类展品的科学内涵,三叶虫化石见证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奇迹、钨矿石标本展示了"工业牙齿"的冶炼过程、月壤研究呈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距今8亿年的一块震旦纪叠层石,让人们目睹了地球演化的神奇。公众通过观察和触摸三大岩类标本,直观了解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关系;通过对比,认识不同矿物的硬度、解理等物理特征;利用地质放大镜,学习如何鉴别常见矿物等。地质知识问答环节,小朋友踊跃参与,在趣味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和互动体验,把抽象的地质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复杂的科学原理化为趣味游戏。活动激发了青少年探索地球奥秘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让公众在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矿晶背后清晰地意识到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与珍贵,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广州科学嘉年华是广州科技活动周的重点品牌活动,今年已是第九届,并首次走进高中校园。“科技活动周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和体验科技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广州市第一中学教学副校长陈玉谨说。广州地化所也将继续创新科普形式,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附件: